Re:20 <17>

我们站在伊西波利斯的站台上时,已经是又一天的半夜了。白露搬了箱水到车门口,这样车门就关不上,车也就不会再开走了。

“你不是调教好 AI 了吗?”初雪问她。

“物理的防护虽然简单,但是是最有用的。”她说。

这座城市位于示巴台地以东,只是在沙漠的沿海地带生硬地长出的。作为铁路枢纽,本就不大的城市显得更加萧条。

白露说我们可以去车站外边转转,也不用担心她的安危。现在没有什么治安可言了,但车站的防护门还是很有效的。火星的土豆再次发挥了作用,人们能吃饱肚子,就至少不会有人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来搞事。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尽管我们身处城市最中心,却依然可以感受到沙漠的低沉色调。路灯是钠灯似的单调黄色。被这样的灯光照亮的城市,就如同风滚草在沙漠中翻滚一般,尽管存在生命,但依然让人感觉死气沉沉。深夜的路上,只有些垃圾车之类的服务车辆在巡游,但就连它们也都开着黄色的头灯。要说没有生机的话也当然如此,毕竟上面也不可能有真人的驾驶员。

其实它们本来也不需要灯,用红外线探测就好了。车灯只是为了提醒人类它们的存在而已。

那些沿着宽敞的道路、顺着地面的起伏而浮动的路灯,在起伏的地面上连起一串黄色的长龙,让我有些窒息。

回到车上,白露已经调教好 AI 和控制系统了。按照她“简单即最佳”的原则,要出门时,一直堵着门才应该是最佳选项。但停在车站里的话,太阳能板就接受不到阳光,到时候电车真的会宕机的。

另一个选择是直接断电。但那样的话,恐怕我们再就只能破门而入了。

“相信我们的第四人吧。”她说,“再说了,我们也没有出门的必要不是吗?”

“不对吧。伊哈托布铁路怎么办?”

“应该有联络线……”

“我的意思是说,电车要开过去,总得和那里的调度系统对接上吧?先不说电车没有方向盘这件事了,就算我们用手把道岔掰了过去,要是在单线的铁轨上遇到对象形势过来的其他电车,不就完了?”

“啊。”

白露看起来完全没有思考过这件事。

“呃。事已至此,先想想怎么洗澡?”

“喂。”


第二天早上,我们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早上起来,下意识掏出手机看时间的我看着大大的四位数字。8 点——

啊,8 点——睡下回笼觉吧?

不对。窗外为什么这么亮?甚至亮得我有点刺眼。

我刚醒来的大脑飞速运转着。就像是定了事情要做但却睡过头时,看着数字太大的时间发呆时的思考动作。

然后我突然想到,原来我们已经向东走了五个时区了,纬度也下降了。

呼。所以这里已经是中午 13 点了啊。吓我一大跳。

我叫醒旁边的两人。此时我再看了看手机,另一个标示让我愈发混乱了。

信号标示。手机有信号了。

虽然格子数很少,但是比起之前的感叹号,已经足够引起我的注意了。白露和初雪也各自掏出手机看了看,同样的一格信号,这不是错觉。

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难不成这里的人晚上不出门是因为有网络可以用吗?那样好像确实很合理。

我第很多次的看向窗外,竭力想要压抑住自己的嘴角,终于把脑袋转回来,却看到那两人无动于衷。

“?你们不高兴一下吗?”不然,这显得当时跑来跑去帮助两人解决信息不足症的我有点蠢。

“心态有点变——”

初雪刚准备说些听起来会很帅的话,白露就打断了她,说:“你仔细看看啊。这不是写着‘火星互联网’吗?”

我又仔细看了看设置界面。“Marsinet”。好像真的是这样。

啊,不是地球互联网啊。我还以为地联多少会采取些行动呢——

“不对,”我突然想起来,“就算这么说,能连接火星互联网不也很好了吗?”

“火星互联网有什么好玩的啊。”白露叹了口气。

“纳尼娅,你才是离不开互联网了吧。”初雪虽然这么说,但也试图滑动手机,点进浏览器。

我没有反驳,因为这也不是什么贬义词。我本来就是信息的集合与结晶……大概吧。

“要不要先思考一下,信号到底是从哪来的?”白露问。

“比起那个,先试试信号能不能用才最重要吧。”初雪在地址栏里输入自己记得的网址,“小实那之后跟我说,他这段时间会继续协调接通火星各地的信号塔的。大概是起作用了。

“哦——9 channel 打开了。”

听见她说的话,白露也在笔记本上飞快地打开了浏览器,输入网址,登录了她的账号。我们无一例外地在右上角看到了小红点。有信息。


是小实发给我们的。

“三位,好久不见——啊,说来也只有两天来着。不过对于你们来说应该是段很漫长的时间吧。因为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看到这条信息,所以我就不卖关子了。因为‘在吗’起手的那种交流方式很低效吧——”

“哇啊。这家伙的交流方式也很低效啊。”白露吐槽。

“还是原谅小实吧。看起来他有点社恐的。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和黑潮姐或者小胧熟悉起来。”

“——直截了当的信息就是,由于伊西波利斯附近信号塔的复原,你们可以试着利用电车上配备的天线来进行通信了。具体的原因不好多说,不过看在这是私信的份上可以说——”

白露深深地叹了口气。

“噗,他不跟小露子你一样,会一句话反复修改好几次的吧。”

“——我们和伊哈托布自治政府——现在已经是自治区了,的合作倒是很不错。所以你们要是现在想要在论坛上聊天的话,可能伊哈托布的人会比较多。”

后面他又说了些有的没的,还说希望我们多拍些照,要是能发个帖子的话就更好了之类的。

“话说,贸然发帖子不会很危险吗?”我问。

“嗯,还是相信全世界——全太阳系都是草台班子吧。而且,按他的说法,就是现在也没多少其他地区的人能访问这个网站。”

“应该是因为找不到那么多人复刻《一九八四》吧。”初雪漫不经心地说。

但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话说,火星独立到底是因为什么,有头绪了吗……两位高材生?”

“喂,别用这种阴阳怪气的说法。”白露叹了口气。

“那初雪呢?”

“所以说不通。如果只是上层的突发奇想的话,以地联的能力,虽然可能慢些,但也很快就能解决了。再说了,火星除了表面的那些氧化铁以及土豆根本什么都没有,各方面还得严重依赖地球,完全没有独立的动机……”

“而此时地联却还没有动作。”

“所以说,我有一个猜想……虽然听起来有些吓人。”

初雪低下头,看着手机上久违的,简陋但相连着的世界。

“这是场大型的社会实验。”她说。

“……”

我只是望向初雪。她应该读得出来吧,“这是什么鬼话”。

“我们还是去泡温泉吧。”白露说,“百分百使用电力加热的‘温泉’,地图上说这旁边就是。”


没想到走在路上的初雪还是一直坚持自己的说法。我们也问她原因,但她却又迟迟不肯说出来,好像自己像是和不存在的东西斗智斗勇的面壁者一样。这比起温泉更像是澡堂的设施里空无一人,大概同样也是自动化设备操纵的。擦洗了身子,终于泡到热水里之后,初雪又开始说起来了。我和白露皱起眉头看着她。

“说白了,你不会是科幻小说还是什么看多了吧?”白露已经有些无语了。

“不,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那你说啊。”我说,“话说,我们有必要一块泡澡的时候还拿着浴巾裹着自己吗。”

白露默默地把浴巾扔到了地上。初雪见状,终于开始讲了。

“第一,现在地联依然牢牢把握着新威尼斯及附近,双方也一直没有什么动武的消息,估计是试图在让实验一直处于可控范围;第二,以地联的能力,解决这场事件实际上就是分分钟的事情,比如说,在轨道上布设几个大功率的信号发射卫星就能解决互联网的问题,但却没有这么做;第三,火星有特别充足的粮食资源,不会由此导致饥荒等等的问题,所以在人道主义上说是不会出问题的。”

“但是——”

“你先别急。那么,你肯定在想,药品不足或者其他社会学上的问题,带来的人道主义危机怎么解决,对吧?”

我点头。

“封球前的那段时间里,往地球去,再不济也是往新威尼斯去的各种活动特别频繁。包括但不限于游学、集体转院医疗、旅游等等,很多都有官方的补贴支持。在那段时间里,火星迎来了出游的高潮。比如说诺维娅现在就在地球,对吧?”

“嗯。但是,如果有人提前回来了不就倒霉了吗?”

这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初雪却意外地想了很久也没回答。倒是白露回答了我。

“虽然小初的说法太凑巧了些……但是,那段时间从地球回火星的班次很少,据说是因为很多船被用来向金星那边运物资了。而且从新威尼斯到其他地方的飞机票也很贵。贵到离谱的地步,甚至在新威尼斯凭借补贴找地方住下来还便宜不少。现在想来的话——”

“这是阴谋啊。”我总结,“针对家里蹲的阴谋。”

“但是。”白露也开了口,她看起来还没有被说服,“不过,只是出游并不能证明什么。应该还有很多人不会随着网上的热度就突然决定出门的。就像我们一样。”

“这或许也是目的的一环。”初雪说,“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什么计划?”

“挑选样本。挑选出那些最‘火星’的样本。就像我们一样,无所事事,想的又多做的又少的那些。用好听点的话说的话,就是思考比较有深度,不太肤浅的那些。这样这场社会实验就会更有意义。”

初雪说着,像小孩子一样用手搅和着自己胸前的水,激起一阵阵水花。

“……”

“你们觉得智子在哪?”初雪问。

我条件反射般地望向旁边的电子屏幕。但那屏幕上还是只存在着简单的界面,上面有些天气、时间之类的东西,没有我期待的其他事情发生。她似乎对我的反应很满意。

“等一下。刚刚纳尼娅的那个问题,不是完全没有解决吗?”白露突然说。

“啊,对,”初雪立刻回答,“总算被你发现了。”

“喂?”

“咳咳。”初雪坐直了身子——不过当她意识到这样有些不太好之后,又缩了回去,“这样就要引入一个调控系统了。当时我们去海边散步的时候,不是看到了单人车轨道吗?当时说,这些轨道时不时会有轨道清理车来作业。在封球之前是两个月一次,封球之后,已经过了四五个月了,却一次都没来过。”

“是这个功能坏掉了吧?”白露问。

“不是。因为黑潮姐还说,其他在种植区内用来运送粮食的轨道就依然有定期的维护。更重要的是,在那之后,维护的时间间隔是不固定的。其实我认为那并不是什么‘不固定’,而是因为负责轨道维护的 AI 的判断逻辑,我们不知道。”

“……”

“这就是所谓的调控系统,来保证火星居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会被得到保障。在这个例子里是保证食物的供给。如果推而广之,可能会有某些专门运输药品或者其他必需品的系统存在,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AI 啊……”白露思考着。

“AI 完全有可能建立一个火星的数字模型。火星并不大,人口只有区区两千万——还是名义上的人口,而且那个模型并不需要多么精确。火星的乡下足够荒野,只是用药品举例,不会有需要药物才能生存的人住在乡下的。大城市的解决方法就更多了。”

我们还是没有说话,而初雪“哼哼”地发出很自信的声响。

听到这种奇怪动静的白露默默地站起身来。她的身体上,某种经年累月累积起来的晒痕很明显,明暗的分界线在肩膀附近清晰可见。初雪本来观察着白露的表情,见状却马上扭开了头。一副觉得对面的家伙很牙白的表情。

“假正经。”白露吐槽了一下,“其实你想看的吧。”

“……”

“唉,算了。那网络呢?”白露挪了挪位置,坐到可以躺下的位置,说,“这是必需品吧?”

“所以这就是实验的主题。”

“你真是疯了。”白露稍微轻笑了一两声。她的笑里掺杂着线团般的情感,有理性上难以接受的现实,也有被火星的怪事调教过后的混乱。但怎么说,她压下的嘴角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听笑话的样子。

未来社会的尽头就是智械危机。我们大概其实是受害者,但很快,我们就意识到自己再怎么抱怨似乎也没有意义。AI 最开始控制人类的方式是大数据的定向推送,后来是作为地联的经济模型,然后居然又到了这种程度。

不知道地球人到底是怎么想这些 AI 的。或许,只是因为跟自己无关,也就懒得去想了吧?没有外星人入侵的人类也就没有团结的理由,没有内斗的时候更是这样吧。

嘛,算了。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就这样吧。为了转换心情,我们使用了人类——现代人类最传统的娱乐方式,上网。

当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在跟小实问着怎么把我们的车以某种方式弄到伊哈托布铁路上。

“你们要不去论坛上直接问吧。”结果他直接这样跟我们说。

“这能问的到?”

“火星可是人类社会学不存在的地方,你就试试吧。”他说。存在的难道是 AI 社会学吗?


我们于是在论坛的闲谈版——其实也只有这一个版——上发了关于我们旅行的帖子。看样子版上活跃的用户不是很多,过了几个小时回复的人也不过有一百多条而已。

这和地球互联网上那种完全不一样。如果是那里的话,只要刷到的人们看得懂,都会留一两句有用没用的话。虽然说其中大部分是些“哈哈哈”“不知道”之类的信息熵极低的文字。那种一般是通过选择评论的预选项发出来的,本质上说,只是个更有花样的点赞机制。人类互联网前些年达到的 1 QB 的信息总量,恐怕就是这种东西弄出来的吧。

不过,这种信息不用专门制定什么阴谋计划来消灭,只是出于运营公司的运营考虑,就会隔一段时间削除一次的。

应该说,人类创造出“失传媒体”这个概念之后,恐怕隔了很久时间才意识到“媒体”这个东西,得有一定的信息熵含量才对。对比起来,9 channel 的信息熵之高让我很震惊。

论直接原因的话,主要是“无意义灌水”(“灌水”就是发无意义的回复和帖子)这种已经成为当代人类基因一部分的行为,是被明令禁止的。但与此同时,论坛的用户却需要发帖和跟帖来进行升级。被删掉的帖子自然是不算的。升了级就会有更多有的没的的可自定义选项出现。

“这种东西,真的会有人为此努力升级吗?”我问。

“人类在无聊的时候什么都干得出来。”小实只是这样回复。

好吧。好像也能解释的样子。不过老实说,我还挺好奇为什么要设计这种机制的。

“喂,给我好好去自己找啊。”小实回复我说,“动不动就私信别人,真是没礼貌。你要是在公屏上这么发我就给你删掉了。”

“这种事情算是没礼貌吗?”我问。

“所以说啊,现代人就是被 LLM 给惯坏了。”然后他就不回复了。

找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我才在关于论坛规则的讨论贴下面,找到提出这个建议的用户的回复:

“关于论坛以后的走向,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太长不看:简而言之,这会是一次绝佳的复古机会。

“我在新威尼斯的时候,写过一个关于互联网起步时代的综述。主要是关于物理条件对于互联网环境的影响。有人说信息考古学本质上没有技术含量,无非是在捡垃圾的学问而已,这话对于那个时代根本就不适用。一开始我还只是在学术网站上搜,但是再怎么搜,最早的似乎也只有 21 世纪中期时抢救性记录下的东西。在那之前,互联网文化还没有被彻底认可,自然谈不上什么研究,资料的整理更无从谈起。后来我发了个帖子吐槽,才有人告诉我,关于那个时代的考古学才真的是考古学。是分析和推理的学问,不是寻找和归纳的学问。后者说得难听些,就是大家熟知的捡垃圾了(笑)。

“于是我就去找了那个时代的论坛备份,却没想到我能够找到的比我想象中的少得多得多。论小型的论坛和讨论版,或许连存在过的证明都没有留存下来,关闭也就像蒸发了一样,有存档的少之又少;就算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大论坛,早期的帖子也大多因为各种原因遗失了。那时候我才意识到——不是什么高深的联想,只是说‘哎呀,不该选这个课题的’。

“但只是看留存下来的一些记录,也表明当时的互联网确实是某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场面。互联网建立初期,还缺乏大型资本的投入以及相关机构的管理,结果上,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无政府状态。当时的资源分享用的是去中心化的用户网络,大量讨论还依托于个人建立的平台,并且没有管控。由此,专业而有价值的内容自然丰富。我查找资料的时候,看到的尽是后来的人们对于那些内容的惋惜。那些论坛和网站关停之后,在互联网上甚至留不下一座墓碑。

“但另一方面来说,各种阴暗面的内容同样层出不穷。现在的我们看来,无政府主义说不定就是后现代的最优解,我们甚至把‘互联网精神’当作现在我们所最追崇的东西。但当时不是这样的。现在的地球互联网,可以通过 AI 判断哪些是必要之恶,哪些是必须铲除的苗头;但那时候还没有这样的 AI,就算有了,人们也要等很久之后才会信任它们。于是,很多内容就这样被误伤,从此化为乌有了。(当然,我也不是想要缅怀那些阴暗面的东西。但客观上来说,人类永远无法与它们割席的。堵不如疏。这么说来,还得感谢 AI 在这个话题上为我们防范了更多的追问。)

“总而言之,这就是我以自己的目光所看到的早期互联网的剖面。现如今,火星互联网刚刚起步,在这场大戏被打断之前,我们不妨就这样演下去。我的提案:重返早期互联网,诸君可以任意商讨。”

……于是乎,这个提案居然在一众提案中被通过了。

“这一点上,火星居民们确实展现出了某种独特的喜好。难以否认。”小实回复我,“有点符合刻板影响了就是。”

“所以说,实际上不是技术问题造成这样的吗?”

“我搭建框架的时候只是怎么简单怎么来的。因为我不懂平面设计,也不想操弄 CSS 什么的。这种东西现在都丢给 AI 做了啊——唉,让人手写的时候就麻烦了,这才是最难受的。”

现在的 9 channel,似乎就是在如此这般的机缘巧合之下,达成的一个奇怪的复合体。刻意复古的环境带来画地为牢一般的直观感受,叠加着才人辈出的火星,我们已经做好了遇见什么样的家伙都不奇怪的打算了。就是这样,第二天以后,当一个 ID 有很多个 s 的帐户回复我们时,我们也没有什么波澜。


“这个人回复我们说,我们可以直接去扳道岔,然后开到伊哈托布铁路上。”白露看着屏幕说,“你信吗?”

自己一副不信的样子,还问我吗?

“我也不太信。”

“那就当没看到吧。”

“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办法吗?”我问。

“……”

这个问题突然把白露问住了。旅途到现在只过了两天而已,今天是 21 月 14 日。但就算这么说,距离彼方的夏日祭,算上今天也只有 13 天了。如果再在路上耽搁几天,我们其实会很麻烦。我决定把初雪叫回来之后再商量,她现在估计正在哪里吃东西来着。

“那就走啊。”她进了车厢里,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但我们还没弄懂到底能不能这样吧?”

“底层的逻辑还没弄懂?”初雪随口回答,“随便了,能动不就不错了。”

对于初雪对于自己人生信条的随口一 cue,白露没有展现出任何反应。她只是极其快速地瞟了一眼初雪,然后又把视线集中到了电脑屏幕上。我没有注意到眼神中蕴含着的某种情绪。

其实我至今也没弄懂。

“嘛,算了。小露子,怎么说?”

“火星的沙漠不是开玩笑的。”白露回答,“如果出了事,没人再会来救我们了。”

“……”初雪稍微“啧”了一声,吸了口空气,“电车会保证最基本的安全的,不用担心。”

“最基本的安全?”白露问,“只是最基本的安全的话,那就更不能走了。”

“喂,露子。”

“我可不想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啊。”白露说。估计是为了试图缓和有点紧张的气氛,她又说,“只是三无小号而已,也信不了的吧。”

“但——”初雪下意识地说,又立马住嘴。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但这里是火星。用逻辑思考是没有用的,只有直觉才有用。”

“直觉?”

白露依旧毫无反应,她对于这个词满不在意,甚至条件反射般地会厌恶吧。那个出于直觉而走向崩坏的小杏的故事还历历在目才对。她把目光稍微转向初雪的方向,后者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那算是失言吗?

我疯狂地解读着眼前的景象,但最终还是放弃了。火星就是这样一个没有逻辑的星球。她们那在任何一部小说里都足以成为决裂的导火索般的对话走向,最终在一片寂静中被勉强弥合上了。沉默持续了很短一段很久的时间。

“……算了。走吧。”白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