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信,这是列夫·托洛茨基于 1927 年 4 月所言。
有的时候我会想进行情绪宣泄。有时候那些情绪很愉快,只是想给大家找些乐子,这种大概只局限于假期之间。而更多时候是负面的情绪,其实也就是拉人一起为自己的负面情绪垫背,美其名曰倒垃圾。
国庆假期的时候,我宣泄了那些愉快的情绪。宣泄得很开心。
于是,到了节后的考试就糟糕了。大概是两种情绪相抵了,考试考得一团乱糟糟。虽然只是过了两天,我就看淡了那抽象的排名(要说的话,如果退步得中规中矩,我大概会很伤心;但要是一下子把排名乘以二,我反而没啥感受。),但此情此景,甚至让我想起了三年之前的那次。
得知排名之后我就开始宣泄情绪。毕竟怎么着,我这两个月都还算努力(比起之前?),这样的结果对不起我,和我自己。这次是得到了大家的开导。我感觉大家很温柔。
但是,有时候,当很久都没有人回复我时——当然不是责备“为什么没有人回复我”的意思,这种场所也并不限于社团群——我肆意妄为的情绪流就冷静下来,就开始了自我反思。
这不就是“倒垃圾”?
我质问我自己。
于是我很想把消息撤回。但超过两分钟,消息就无法撤回;撤回之后也会留下痕迹的。到时候有人再问我“你撤回了什么”,反而更难堪。这就成为了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幕。我会自责,为什么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还要浪费大家的时间?群里要是有 50 个人,每个人花 20 秒扫一眼,那可就是 1000 秒啊。半集番都看完了。
我一时间突然想到之前社团里的前辈说的话。大概的意思是,社团是大家想要一起开心的进行社团活动才有的,里面不应该用来聊学习之类的。这个道理应该在哪里都适用,我在的同学小团体,也是为了大家能够开心的度过校园生活才有的……之类的。
“毕竟这是个很卷的学校。”前辈是这么说的。有人被逼到自残,也有人被逼到自杀。确实,这两者我都见到过——未遂的。那天我上着课,发着呆望向窗外,看见对面楼有人坐在四楼的栏杆上。因为精神疾病休学的,我身边更是比比皆是。
……啊,倒确实是这样。直到现在,仔细想一想的话也是这样。
我后来就突然想起来前辈说的话。
大家不是我的垃圾桶。
而且,我也时常接受别人倾倒给我的垃圾,有的甚至让我自己都受到了影响。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所以对于这句话才更深刻。
但是,那么谁能是我的垃圾桶呢?或者说,人所产生的垃圾,应该怎么办呢?
我想到我的好兄弟们,他们很愿意听我讲这些有的没的的事。但我总感觉,ACG 相关的方面,无论怎么样他们也无法完全共情,只是这样而已。
社团里的人则也是这样。毕竟我画的小垃圾都已经要被印到商品上了——嗯,我总感觉这方面我亏欠了大家许多。我画的画简直就是草稿都不如的程度吧,本就草稿,在大家的画面前也就更草稿,居然会被接受。
再者——
我总不应该仗着自己也终于(终于?为什么?)成为了前辈,所以就给后辈们各种倒垃圾。我是这么想的。那样我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烂人了。
所以说,最终的最终,世界上是不可能有那么契合的垃圾桶的。
情绪管理很重要,换而言之,只有自己是最契合自己的垃圾桶。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垃圾桶。
对于别人的话——
“不要倾倒垃圾!”——列夫·托洛茨基。
我从此就这样告诫自己,纵使我再想倾倒,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