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阳光、蝉鸣与烟花


本篇未完。

原因上,是因为当时处于精神危机中,必须稍微描绘一下理想中的夏天;后来,自己想要的夏天在脑海里的图景愈发清晰,自然就没有必要再描绘那思想纲领了。


本来上个星期开头时大家都穿着短袖,看天气预报,这几天倒是要来来回回地发生倒春寒,于是开头一段就此换掉了。按照这几天我所在的北回归线以南的最高温度,27°C 也和京都七八月份的平均温度持平了。所以这两天我也能够应该能够感觉到气候上的夏天的感觉——

以上的一段话是二月中旬写下的。

但是单纯气候上的夏天对我们的创作和欣赏都没有裨益,我这里的夏天比许多地方的长两三倍,但也没有人能完美地度过意象中一般的夏天,能创作出夏天的人也还是少之又少。

那么,气候上的“夏天”和作为我们所喜爱和感伤的“夏天”之间究竟差了些什么?我姑且把这个问题的答案设定为“期待”,也就是对夏天所发生的事的期待。

从感伤夏天最为强烈的高中生们来说吧。对于他们而言,夏天可以被分为在学校里的夏天和在学校外的夏天,也就是暑假。在学校里的夏天,大家所能感受到的只有炎热,同时面对着考试,所能有的期待也是相当渺茫和被动的。而学校外的夏天则不同。暑假来临之后,虽然可能会有补习班,但总算是有不少自由以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及会设定对这些自由和时间的期待。

这种期待是广泛存在的。可能是具体而详细的目标,比如“暑假期间学会吉他”,当然也有可能是被迫的暑假作业;也有可能是模糊的期待,比如说“每天都能睡懒觉”。无论如何,对于自由时间总是会有期待的。

而这种期待可以被分为三个主题的阶段。如果以学吉他为例,第一个阶段是带有活力以及执行力的,提出以及最开始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买了吉他,收藏了吉他学习视频并且开始看;第二个阶段是开始迷茫、无聊的阶段,开始摸鱼,在推荐栏里不断点进其他有关无关的视频;第三个阶段是临近结束,开始后悔以及感觉到落寞的阶段。由于可以完美满足自己期待的人寥寥,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的。即使只是睡懒觉的期待,也会有“过几天就睡不了懒觉了”的遗憾存在。

自然气候与人文因素共同影响之下,伴随着这三个主题,就形成了我们所欣赏的“夏天”,以及我们所看到的形形色色关于夏天的作品,其中有许多常见的意象都对应其中的主题。下面就进行一些具体的讨论。


Part 1. 活力

活力肯定是对于夏天来说最首要的,我们可以从气候中感受到这一点。

而对于人来说,则是决心、行动力与活力的混合,论其原因,就是“夏天呼唤着我们”(僕らの夏はまた巡って / *Luna)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夏天来临就能够从平常重复的生活里跳脱出来,追求不同的、没有尝试过的的事情,这一点足以赋予人行动力。这是对于单调无聊生活的反叛所创造出来的力量。而没有这样的活力和行动力,夏天的故事都是免谈。

提到夏天的活力,很容易想到的东西是阳光、沙滩以及动画中遵循七八定律定番的泳装回。对于偶像活动或者恋爱漩涡等等中的少男少女们,以及屏幕前的观众们来说,都是很好的排解过剩的活力的方式。当然,从创作意图上来看是后者(为观众提供 service)更为重要,目的同样在于排解观众们过剩的活力。这种感觉也很容易和偶像动画里的“奇迹”、“梦想”、“未来”之类的样板词语连接起来,但是活力每个季节都有,把活力说成夏天专属就略显霸道了。

活力很快就会驱使人们定下对于夏天的期待,甚至在夏天真正来临之前就开始这么做,比如说从未被执行的暑假计划表。这些一时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超出自己因夏天而产生的活力,或者自己客观上的能力所能执行的范围的,于是导致了后面“怅惘”的产生。


活力带来的还有明快的色彩与氛围感。关于这种色彩,可以参考 Blue Archive,不过我并没有指这个游戏本身和夏天有关系。另一方面,它的音乐风格——也就是 Future Bass,能很好的塑造出这种氛围感。关于这种音乐风格就不再过多解释了,想必各位都是听过 Kawaii Bass 的。况且我也不懂电子音乐的东西。

活力应该是随着夏天真正来临和进行而逐渐消散的,不过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比如说 haruhi。能够轮回 15532 次夏天很显然是普通人做不出来的事情。这也拜她打破平常生活的行动力所赐。不是宇宙人、未来人之类的大家,不过许久就会进入第二个主题——夏天的怅惘。


Part 2. 怅惘

把这种感觉叫做怅惘可能不够合适,它包括了对夏天的期待感到的未知、平淡与思考——这是积极的方面,以及由此衍生的无力或者无所事事的感觉——这是消极的方面,“等夏天”也可以包括在这一行为里。后半句话的衍生可能不是很有代表性,后文我会再详细地解释。

由于对夏天的期待强烈,由此衍生的不断的期望与思考,加之夏天发生的事件本身是未知的,这样体现了夏天无限的可能性。这种感觉本身就足够吸引人,同时也和青少年的迷茫正好合拍,所以可以说是很具有文学性,值得在这方面抒发情感。表达满怀热情的期待的意象有日出和黎明,正如毛泽东把青少年们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

夏天当然并不是有那么戏剧性的跌宕起伏的。一般来说夏天的每一天其实都很平淡。你可能会在上学的时候想着,夏天到来之后就可以每天打游戏、睡懒觉了之类的,但打游戏和睡懒觉本身也并没有什么意思。那种令你感到快乐的价值并不是它们本身带来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试着对日常不断革命来打破这种情况,而另一种选择——享受这种平淡的生活,就和空气系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最后的是思考,也就是精神内耗的又一种表现。思考过头了就会迷路,从文字上最符合“怅惘”的主题。


当然,如福部里志所说,“期待这个词是从放弃中产生的”。虽然这句话出自特定的场合,但不失为一种解释这种衍生方式的方法。我们在这里把“期待”定义为想要做(的事情),而“期望”则是没有能力做到但却想要做(的事情)。大部分时间,由于并没有真正的力量来打破自己所讨厌的单调重复的生活,所以才会产生无力感,满足于无所事事(这并非一个贬义词),才会产生上面的期待。如果本来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期望,又何必只是“期望”呢?

很明显的一个“期望”来自于《悠哉日常大王》第一季的第四集。这一集喵帕斯三十秒的长镜头很有名,而这正是无力和放弃所催生出来的。莲华和遇到的孩子一起玩,这是很原生的孩子的活力。其后约定明天见时,这种活力引起的期待达到了一个顶峰:

——小莲,明天见哦

——明天到真正有瀑布的地方去哦

——嗯,好期待哦

其后的怅惘是无力所引起的。遇到的孩子因为父亲的工作原因,不得不突然回去了。莲华当然很伤心,但她也能够意识到自己无力于阻挡这件事——但这也是需要时间的。长镜头里的前半部分,莲华只是呆呆地保持着原来的表情,只有时不时的眨眼与镜头缓慢拉近的变化,环境声也被消去了,只留下背景音乐的钢琴。后半部分,以蝉鸣声和鸟鸣声为主体的环境声响起为号角,莲华的表情才发生变化。随后是之前场景的空镜头。

由此,这一集里的夏天就遁入了怅惘的境地。怅惘的夏天看起来令人向往,实际置于其中却会感到有想法但因为客观或者主观做不了这样的感觉。


我们以 DAYBREAK FRONTLINE 这首歌作为“黎明”意象的例子。

当这种期望降到最低的时候,


Added in v1.7,